任長春〈 西元1835—1906〉,溫縣趙堡西辛莊人。幼讀私塾,世代務農,兄妹三人,排行居長,下面兩個妹妹。父親早亡,由母親為別人染布撫養兄妹三個長大成人。因當時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土匪響馬禍及鄉鄰,所以在他十七歲時決心學一身武藝保家自衛,適逢當時趙堡太極拳一代宗師陳清平在距本村七華裡的王疙瘩村公開設有拳場,教授太極拳每天夜裡帶領弟子二十餘人在汽燈下練拳,任長春在一旁偷看三月餘。一日在練拳收場時被陳清平老師發現,叫至跟前問明緣由,讓其在眾弟子麵前將自學的太極拳演練一遍,非常驚奇,嘆其天之聰慧,遂將其收入門下。當時隨學的有趙堡何兆元、張漢、牛發虎,陳新莊李景炎,南張羌的李作智等人。
陳清平老師因材施教,結果這幾個人在拳術上各有千秋,都有所成,自成一家。形成趙堡太極拳的幾個支系(代理架、忽雷架、領落架、叉拖架及河北武式太極拳)。
數年後,任長春又巧遇雲遊人李如山(此人道法高超,精通老莊學說),可住其家數月餘。得其道法玄理,拳理備明。此後任長春將道法與拳法融會貫通,功力大進,名震鄉裡。
山東武師賈某聞明來訪,臨走之時要求任長春以試太極拳之奧,走至村頭石頭獅子旁賈某要求自己先試,三個掃腿石獅子紋絲未動,任長春走至跟前,用手輕輕放在石獅頭上,鼻子哼了一聲,石獅子頭隨即落地,賈某當時驚嘆不已悄然離去。石獅子至今猶存。
到任長春晚年結合陰陽學說,把趙堡歷代太極拳的理論與實踐技法和自己的心得做了全面總結,形成了獨具風格自成體系領落架太極拳,享譽武林。數年後在民國二十四年,由其弟子沁陽杜元化執筆,出版整理出代表趙堡太極拳理論拳宗《太極正宗》一書。 (杜元化在1921年任河南國藝術館裁判長)至今趙堡太極拳把《太極正宗》一書奉為經典。因任長春念其拳藝得來不易,僅傳其長子任應吉(任長春有兩房妻室,為長房所生),次子任應魁、三子任應貞,(二子、三子為二房所生,任長春五十歲時得二子及三子)弟子僅傳沁陽杜元化。長子任應吉傳本村劉清廉、劉振幹、劉振坤等人。次子任應魁傳子任林,鄰居親戚喬四(喬四九歲學拳於任應魁,1965年老師病故後由任林代師授藝到1991年病故)。任林傳弟子張世慶(1989年經師兄喬四介紹學拳於任林,1991年任林病故後由喬四代師授藝)。
任長春拳法既保留古老太極拳的原貌,又體現出領落架的特點、閃展騰挪,周身中正,上下相隨,不丟不頂積極性強,而不失太極養生之精髓。為發揚這一隻傳統技藝,望廣大同仁及武術愛好者,及在全國各地的同門者和海內外同仁者請及時聯繫,共同探討挖掘,並發揚光大這一武林奇耙,貢獻與社會。
任應魁(1885年—1965年)享年80歲。溫縣趙堡鎮西辛莊人,任長春次子,從小受家庭熏陶,自幼練武,家父從小督促甚嚴,一個上金剛每天練至百餘遍,所以其功力紮實,與人交手發人於一丈開外。因此,人莫敢與其交手,一生在家務務農未外出授拳。故其弟子不多,僅傳其子任林、鄰居親戚喬四。是任長春太極拳法第二代傳承人。
任林(1905年-1991年)又稱任樂群,溫縣趙堡鎮西辛莊人,幼承家學,受伯父任應吉、父親任應魁傳授,自小練就一身太極功夫,名聞鄉裡,一生在家授拳務農,故外界之子甚少。但後繼有人,弟子喬四、張世慶等人。 (喬四先授業於其父任應魁,任應魁病故後,任林代師授藝全盤授藝於喬四,為當今任長春拳法傳承人)文革期間,太極拳被列為四舊。禁止練拳,只好在夜裡偷偷教授幾個孩子,以鍛鍊身體,以遮耳目。十年幼亂第一年教孩子練拳之事被駐村工作組發現,當時正值收麥連天,滿場曬得都是麥子,工作組走至任老師面前,說道:我聽說你功夫了得,你今天可以一試,如果是真,可免去今天夜裡批鬥,如果不實,倆罪併罰,任師聽後,“當真”,隨即作了一個砸七星的動作,將一個三百餘斤的大石棍轉了起來,圍繞麥場走了一圈,工作組看後吃驚之餘,立刻免了他夜裡的批斗在場的一百多個群眾拍手稱好。因其功底紮實,功力純厚,無人敢與其交手。為任長春太極拳法的發展與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任長春太極拳法第三代傳承人。
杜元化( 1865年-1944年)漢族,自育萬。河南沁陽市西向鎮義莊人。 1865年生於小地主家庭,家到殷實,從小家裡就聘請有私塾教師學習文化。 13歲時又聘請武教師牛玉潘學習砲錘、彈腿等少林功夫,練就一身硬功夫,可謂文武兼修,在民國三年,經其父朋友張生全介紹,溫縣西辛莊有一太極名家任長春功夫了得,聽後欣然同往,剛觸沾其身,人已跌出。當即拜服,把任長春請自家中五年餘,功夫乃成。 1921年在河南國術館邀請下,任河南國術館裁判長,在任期間,整理並寫出《太極正宗》一書,館長劉丕顯為之作序,副館長陳泮嶺為之提詞。並在同年底出版。 1937年日本侵華返回故裡,教授子弟。於1944年病故,享年79歲。使任長春太極拳的傳承弟子。為趙堡太極拳的理論總結和任長春拳法的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
喬四,1954年生溫縣趙堡鎮西辛莊村人。任長春太極拳研究會會長,任長春太極拳法傳承人,幼時和任長春住宅一牆之隔,九歲學拳於任長春次子任應魁。三年拳架乃成。可見學拳之認真。 1965年任應魁病故。由其子任林代師傳藝,二十餘年,盡得任長春拳法倆代人之精華,有利用自己放蜜蜂三十餘年時間走遍全國十餘省。每走一地與當地拳友切磋,從未敗績。充分用實踐驗證了任長春太極拳的奧妙,曾一人轉眼間挫敗十三人倒在地上。趙堡鄉人人皆知,名鎮當地。現響應政府號召,把太極拳發揚光大,廣收門徒,使任長春太極拳法後繼有人,在餘生培養大批的武術人才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張世慶1968年生。溫縣番田鎮南張倫村人(現住溫縣城關)大專文化,國家公共營養師(技師)。現任任長春太極拳法研究會秘書長兼法人代表。自幼喜好武術,十四歲學拳於鄰村太極拳師謝正太(早年學拳於趙堡太極拳師陳學忠),習練趙堡太極拳。 1988年冬天在北冷鄉巧遇太極拳師喬四(就歲學拳於任長春次子任應魁,老師病故後其子任林代師授藝至1991年病故,繼承任長春太極拳法倆代人之精髓)。倆交談後甚為投緣,由其引見。投在其師任林門下,當時老師年事已高。有師兄喬四代師傳藝四年餘,至老師病故,又利用自己跑業務之便,走遍全國各地遇到拳友相互交流,技藝完備,弟子眾多是當今任長春太極拳法重要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