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ot of people don't think of it as Tai Chi, and they're right!「陳王廷創造太極拳」質疑
byu/Due_Mastodon_9951 intaijiquan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前,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和創始人是沒有爭議的。六百年來,億萬太極拳弟子,包括陳家溝陳派太極拳的著名傳人陳長興和陳鑫,都歸宗認祖,承認武當山為太極拳祖庭,承認張三豐為太極拳祖師。然而,由於唐豪文章的錯誤結論引導,導致陳派太極拳後來的傳人,也否定太極拳祖庭武當山和太極拳祖師張三豐,而定太極拳祖庭為陳家溝和太極拳祖師為陳王廷。這就在武術界引起了混亂,引起了億萬太極拳弟子的強烈不滿。根據海內外武術家和武術理論家的考證,陳家溝作為「陳式太極拳」的發源地,是可以的;陳王廷作為「陳式太極拳」的創始人,也免強說得過去。雖然陳長興完善了“陳式太極拳”,但陳王廷畢竟向太極拳北派開創先師蔣發學過太極拳,他又是陳長興的祖先,尊他為陳派創始人,於情於理都說得通。但是,陳王廷要身為中國太極拳的創始人,把中國太極拳的產生推遲三百年,這與太極拳的歷史事實不符,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懷疑。
1.蔣發的畫像為什麼跟陳王廷的畫像在一起?
數月前,中央電視台曾以《尋找太極張三豐》為題,訪問了武當山、遼寧張三豐故鄉和陳家溝。陳派太極拳傳人,拿出了陳氏宗祠的一幅遺像。遺像上畫著陳王廷和蔣發。當中央電視台記者問道,蔣發的像為什麼跟陳王廷畫在一起?陳家溝人回答:蔣發是陳王廷的長工,關係很好,見陳王廷畫像讓後輩祭祀,想到自己當長工沒娶妻室,無後人祭祀,當時就哭了。陳王廷就叫人把蔣發的像畫到自己一起,接受子孫燒香祭祀。
這種解釋難以自圓其說。畫像懸掛陳氏宗祠,讓後輩子永久祭。莫說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不可能,就是現在也難做到。試想一個打工的人,老闆會平白無故把他的像畫到自己一起讓子孫紀念?除非這個長工(如今叫打工的),與老闆有特殊關係。什麼特殊關係?陳王廷畫的圖是叫後輩子紀念他是太極拳宗師,蔣發居然也在上面,他與蔣發是什麼特殊關係?這裡絕不是“主僕關係”,而是“師徒關係”,即:蔣發是師,陳王廷是徒。非這種關係,這張圖就無法解釋。其實,就在1931年,唐豪到陳家溝調查太極拳史的時候,陳家溝人實事求是的對他說“蔣發為陳王廷之師”,就連唐豪後來寫的《太極拳研究》中,也不得不承認:「蔣為奏庭之師,合於畫像」。
2.陳派太極拳早期傳人為什麼不承認太極拳祖師是陳王廷?
陳式太極拳是在二百多年前陳長興手上完善和推廣的,因此陳式太極拳的源流,陳長興應該最有發言權。陳長興家存的祖傳秘訣《太極拳譜》(乾隆年間抄本),有張三豐太極拳歌訣,諸如:
舉動輕靈神內斂,莫教斷斷續續一氣研,
左宜右有虛實處,意上寓下後還天。
朋捋擠按四方正,採列肘靠斜角成,
乾坤震兌乃八卦,進退顧盼定五行。
拳譜最後落款為:
「以上系三豐祖師所著,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姜容樵《太極拳講義》)
陳長興親傳楊祿禪的拳頭雖然少了張三豐的太極極極拳講義。拳講義」)陳長興親傳楊祿禪的拳頭雖然少了張三豐的太極極拳講義。拳歌訣,但在最後落款處仍是:
「以上係武當山張三豐祖師所著,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陳微明《太極拳術》)
落款處道出了張三豐創造太極極拳。拳的實質,就是為了延年益壽,長生不老。這符合道教的特點。道教一貫視養生為“首”,視技擊為“末”。
陳長興之後的陳式太極拳傳人陳鑫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說其祖陳卜“教子孫以消化飲食之法,理根太極,故名曰太極拳”,“我陳氏自山西遷溫,帶有此藝」。又說:「拳以太極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極之理,而後於全體之上下左右前後,以手足旋轉運動發明太極之蘊,立其名以定成成憲,義至精也,法
至嚴
也。在其直屬祖先旁皆註:「拳手大家」、「拳師神妙」等。但他說的陳氏拳,根本沒有「太極」二字。
李亦畬根據陳長興弟子楊祿禪的透露,在清光緒六年所作的《太極拳小序》中寫道:「太極拳始自宋張三豐,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後傳入河南陳家溝陳姓,神而明者,代不數人
。可是,唐豪先生卻根據這一批註,武斷地下結論:陳王廷的拳就是太極拳,而且把「發明太極拳」的桂冠強加到陳王廷頭上。陳王廷在天之靈有知,也不會答應的,也會告唐豪侵權的。
3.《陳氏拳械譜》的兩個抄本“文修堂本”和“兩儀堂本”,為什麼不一樣?
陳式太極拳傳人陳子明的好友徐震(字哲東),1934年曾向陳子明借抄《陳氏拳械譜》的兩個抄本“文修堂本”和“兩儀堂本”,併錄入他的著作《太極拳考信錄》。徐震說:「文修堂抄本,可能是較早的家藏拳譜,主要是炮搥的名目。有頭套捶拳架、四套捶拳架、五套搥……唯獨沒有'太極拳'及'十三勢'。
4.唐豪為什麼要發表「陳王廷是太極拳創始人」的欺世之談?
唐豪(唐範生),1896年生,江蘇吳縣人,1928年中央國術館成立後,他出任編審處長。 1931年,他跑了一趟陳家溝,看到陳森在陳王廷名字旁的批註:「陳氏拳手刀槍之創始人也。」和陳王廷的《長短句》中云:「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拌。 《長短句》中的“悶來時造拳”,說的是打拳為了解悶,與太極拳的養生健身相去甚遠。好,根本沒提「太極」二字。唐豪就斷定人家是太極拳創始人,這不是主觀臆斷是什麼?為了強樹陳王廷為太極拳祖師,唐豪不惜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傳授陳長興等陳氏子孫太極拳的趙堡第四代太極拳傳人陳敬柏,劃為陳家溝的傳人。更有甚者,陳氏子孫陳鑫在《陳氏家乘·陳王廷傳》中明明白白寫道:「公際亂世,掃蕩群氛,不可勝記,然皆散亡,只遺《長短句》一首。歌》一句。 《拳
經總歌》,這是為什麼?公然否定太極拳祖師張三豐,否定當時流傳五百餘年的武當太極拳。在武術界引起軒然大波,全國的武當弟子更強烈不滿。唐豪先生因此也丟掉了中央國術館編審處長的職位。唐豪雖然丟官罷職,但他為了自圓其說,就要樹一個太極拳發源地,樹一個太極拳祖師。有人說:「一個謊言,需要十個謊言才能掩蓋。」實踐證明,唐豪是這樣作的。
5.唐豪為什麼要否定太極拳祖師張三豐和武當內家拳?
1931年,就在唐豪否定武當山為太極拳發源地,否定張三豐為太極拳創始人,封陳家溝為太極拳發源地,封陳王廷為太極拳創始人的時候,賀龍軍長率領紅三軍就駐武當山,向道總徐本善學習太極拳。唐豪既不上武當山,又不看道人打太極拳,就敢說武當沒有太極拳,其「武斷」得也算可以了。
張三豐的太極拳祖師地位,是唐豪否定得了的嗎?從典籍記載,張三豐著述,到民間傳說,反覆證明,是張三豐創造了太極拳。 《明史·仿技傳》和張三豐健在時的任自垣編撰的《大岳太和山志》,都記載張三豐「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鬥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興來穿山走石,倦時鋪雲臥雪,能一日千里。張三豐在其著作《大道論》、《玄機直講》和《玄要篇》中,大量記載了為何練內丹功,如何練內丹功。 》,成為指導練太極拳的經典著作
。在這股思潮的影響下,有些人對古代的人和事,都要懷疑否定,不管你是儒是釋是道,不管你是孔夫子、達摩,還是張三豐,一概懷疑,猶如“文革”中的「懷疑一切」。當時的胡適先生,甚至提出“先下結論,後找根據”,還說歷史就像人身上的衣服,可以換來換去。唐豪自然受這種疑古思潮的影響,難怪敢發表否定數百年來萬千弟子尊崇的太極拳祖師張三豐的霸凌文章了。
6.唐豪為什麼要把明朝的王宗岳說成清朝人?
眾所周知,陳王廷是個騎馬打仗「掃蕩群氛」的武官,學的是主於搏人的少林外家拳,他即非道人自然沒有練內丹功的體驗,後來師從蔣發也是學了點太極拳頭的皮毛,因此,他無法拿出公認的太極拳拳理拳法(其實人家陳王廷當年學太極拳壓根就沒想當祖師)。但是,蔣發的老師、陳王廷的師爺王宗岳,不光太極拳技精湛,太極拳的理論造詣也有很高。他解釋張三豐六首《太極拳歌訣》,寫成了著名的經典著作《太極拳論》。唐豪為了樹陳王廷為“太極拳祖師”,就看中了《太極拳論》。要是陳王廷有這部《太極拳論》,當祖師就順理成章了。可惜得很,陳王廷是清朝人,王宗岳是明朝人,比陳王廷早上百年。於是,唐豪就給王宗岳改“檔案”,寫了篇《王宗岳考》,說王宗岳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在洛陽,後到開封,而且乾隆六十年(1795年)尚健在。如果此說成立,生於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王宗岳已經活了260歲。唐豪創造了王宗岳的生平檔案,就謊說王宗岳的另一部著作《打手歌》,是修定陳王廷的四句《打手歌》而成的。既然王宗岳能修定陳王廷的打手歌,他作的《太極拳論》自然也是根據陳王廷的理論得來的了。現在有少數人,步唐豪後塵,也把明朝的王宗岳說成清朝人,目的就是讓這位太極拳先師、太極拳理論家,為後輩弟子陳王廷幫忙,樹太極拳弟子為太極拳祖師。不曉得王宗岳的在天之靈,作何感想! 然而歷史就是歷史,絕不是某些人手上的橡皮泥,也不是胡適之先生說的可以更換的衣服。王宗岳寫《太極拳論》和《打手歌》時,陳王廷還沒出生呢,怎麼可能修定陳王廷的東西呢?照實際情況,王宗岳是陳王廷的師爺,唐豪先生卻把師爺變成徒孫的弟子,真是說謊高手。這裡使人想起相聲大師侯寶林的《關公戰秦瓊》,把兩個朝代的人拉到一起,除了「搞笑」還能有什麼? 。
1.蔣發的畫像為什麼跟陳王廷的畫像在一起?
數月前,中央電視台曾以《尋找太極張三豐》為題,訪問了武當山、遼寧張三豐故鄉和陳家溝。陳派太極拳傳人,拿出了陳氏宗祠的一幅遺像。遺像上畫著陳王廷和蔣發。當中央電視台記者問道,蔣發的像為什麼跟陳王廷畫在一起?陳家溝人回答:蔣發是陳王廷的長工,關係很好,見陳王廷畫像讓後輩祭祀,想到自己當長工沒娶妻室,無後人祭祀,當時就哭了。陳王廷就叫人把蔣發的像畫到自己一起,接受子孫燒香祭祀。
這種解釋難以自圓其說。畫像懸掛陳氏宗祠,讓後輩子永久祭。莫說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不可能,就是現在也難做到。試想一個打工的人,老闆會平白無故把他的像畫到自己一起讓子孫紀念?除非這個長工(如今叫打工的),與老闆有特殊關係。什麼特殊關係?陳王廷畫的圖是叫後輩子紀念他是太極拳宗師,蔣發居然也在上面,他與蔣發是什麼特殊關係?這裡絕不是“主僕關係”,而是“師徒關係”,即:蔣發是師,陳王廷是徒。非這種關係,這張圖就無法解釋。其實,就在1931年,唐豪到陳家溝調查太極拳史的時候,陳家溝人實事求是的對他說“蔣發為陳王廷之師”,就連唐豪後來寫的《太極拳研究》中,也不得不承認:「蔣為奏庭之師,合於畫像」。
2.陳派太極拳早期傳人為什麼不承認太極拳祖師是陳王廷?
陳式太極拳是在二百多年前陳長興手上完善和推廣的,因此陳式太極拳的源流,陳長興應該最有發言權。陳長興家存的祖傳秘訣《太極拳譜》(乾隆年間抄本),有張三豐太極拳歌訣,諸如:
舉動輕靈神內斂,莫教斷斷續續一氣研,
左宜右有虛實處,意上寓下後還天。
朋捋擠按四方正,採列肘靠斜角成,
乾坤震兌乃八卦,進退顧盼定五行。
拳譜最後落款為:
「以上系三豐祖師所著,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姜容樵《太極拳講義》)
陳長興親傳楊祿禪的拳頭雖然少了張三豐的太極極極拳講義。拳講義」)陳長興親傳楊祿禪的拳頭雖然少了張三豐的太極極拳講義。拳歌訣,但在最後落款處仍是:
「以上係武當山張三豐祖師所著,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陳微明《太極拳術》)
落款處道出了張三豐創造太極極拳。拳的實質,就是為了延年益壽,長生不老。這符合道教的特點。道教一貫視養生為“首”,視技擊為“末”。
陳長興之後的陳式太極拳傳人陳鑫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說其祖陳卜“教子孫以消化飲食之法,理根太極,故名曰太極拳”,“我陳氏自山西遷溫,帶有此藝」。又說:「拳以太極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極之理,而後於全體之上下左右前後,以手足旋轉運動發明太極之蘊,立其名以定成成憲,義至精也,法
至嚴
也。在其直屬祖先旁皆註:「拳手大家」、「拳師神妙」等。但他說的陳氏拳,根本沒有「太極」二字。
李亦畬根據陳長興弟子楊祿禪的透露,在清光緒六年所作的《太極拳小序》中寫道:「太極拳始自宋張三豐,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後傳入河南陳家溝陳姓,神而明者,代不數人
。可是,唐豪先生卻根據這一批註,武斷地下結論:陳王廷的拳就是太極拳,而且把「發明太極拳」的桂冠強加到陳王廷頭上。陳王廷在天之靈有知,也不會答應的,也會告唐豪侵權的。
3.《陳氏拳械譜》的兩個抄本“文修堂本”和“兩儀堂本”,為什麼不一樣?
陳式太極拳傳人陳子明的好友徐震(字哲東),1934年曾向陳子明借抄《陳氏拳械譜》的兩個抄本“文修堂本”和“兩儀堂本”,併錄入他的著作《太極拳考信錄》。徐震說:「文修堂抄本,可能是較早的家藏拳譜,主要是炮搥的名目。有頭套捶拳架、四套捶拳架、五套搥……唯獨沒有'太極拳'及'十三勢'。
4.唐豪為什麼要發表「陳王廷是太極拳創始人」的欺世之談?
唐豪(唐範生),1896年生,江蘇吳縣人,1928年中央國術館成立後,他出任編審處長。 1931年,他跑了一趟陳家溝,看到陳森在陳王廷名字旁的批註:「陳氏拳手刀槍之創始人也。」和陳王廷的《長短句》中云:「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拌。 《長短句》中的“悶來時造拳”,說的是打拳為了解悶,與太極拳的養生健身相去甚遠。好,根本沒提「太極」二字。唐豪就斷定人家是太極拳創始人,這不是主觀臆斷是什麼?為了強樹陳王廷為太極拳祖師,唐豪不惜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傳授陳長興等陳氏子孫太極拳的趙堡第四代太極拳傳人陳敬柏,劃為陳家溝的傳人。更有甚者,陳氏子孫陳鑫在《陳氏家乘·陳王廷傳》中明明白白寫道:「公際亂世,掃蕩群氛,不可勝記,然皆散亡,只遺《長短句》一首。歌》一句。 《拳
經總歌》,這是為什麼?公然否定太極拳祖師張三豐,否定當時流傳五百餘年的武當太極拳。在武術界引起軒然大波,全國的武當弟子更強烈不滿。唐豪先生因此也丟掉了中央國術館編審處長的職位。唐豪雖然丟官罷職,但他為了自圓其說,就要樹一個太極拳發源地,樹一個太極拳祖師。有人說:「一個謊言,需要十個謊言才能掩蓋。」實踐證明,唐豪是這樣作的。
5.唐豪為什麼要否定太極拳祖師張三豐和武當內家拳?
1931年,就在唐豪否定武當山為太極拳發源地,否定張三豐為太極拳創始人,封陳家溝為太極拳發源地,封陳王廷為太極拳創始人的時候,賀龍軍長率領紅三軍就駐武當山,向道總徐本善學習太極拳。唐豪既不上武當山,又不看道人打太極拳,就敢說武當沒有太極拳,其「武斷」得也算可以了。
張三豐的太極拳祖師地位,是唐豪否定得了的嗎?從典籍記載,張三豐著述,到民間傳說,反覆證明,是張三豐創造了太極拳。 《明史·仿技傳》和張三豐健在時的任自垣編撰的《大岳太和山志》,都記載張三豐「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鬥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興來穿山走石,倦時鋪雲臥雪,能一日千里。張三豐在其著作《大道論》、《玄機直講》和《玄要篇》中,大量記載了為何練內丹功,如何練內丹功。 》,成為指導練太極拳的經典著作
。在這股思潮的影響下,有些人對古代的人和事,都要懷疑否定,不管你是儒是釋是道,不管你是孔夫子、達摩,還是張三豐,一概懷疑,猶如“文革”中的「懷疑一切」。當時的胡適先生,甚至提出“先下結論,後找根據”,還說歷史就像人身上的衣服,可以換來換去。唐豪自然受這種疑古思潮的影響,難怪敢發表否定數百年來萬千弟子尊崇的太極拳祖師張三豐的霸凌文章了。
6.唐豪為什麼要把明朝的王宗岳說成清朝人?
眾所周知,陳王廷是個騎馬打仗「掃蕩群氛」的武官,學的是主於搏人的少林外家拳,他即非道人自然沒有練內丹功的體驗,後來師從蔣發也是學了點太極拳頭的皮毛,因此,他無法拿出公認的太極拳拳理拳法(其實人家陳王廷當年學太極拳壓根就沒想當祖師)。但是,蔣發的老師、陳王廷的師爺王宗岳,不光太極拳技精湛,太極拳的理論造詣也有很高。他解釋張三豐六首《太極拳歌訣》,寫成了著名的經典著作《太極拳論》。唐豪為了樹陳王廷為“太極拳祖師”,就看中了《太極拳論》。要是陳王廷有這部《太極拳論》,當祖師就順理成章了。可惜得很,陳王廷是清朝人,王宗岳是明朝人,比陳王廷早上百年。於是,唐豪就給王宗岳改“檔案”,寫了篇《王宗岳考》,說王宗岳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在洛陽,後到開封,而且乾隆六十年(1795年)尚健在。如果此說成立,生於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王宗岳已經活了260歲。唐豪創造了王宗岳的生平檔案,就謊說王宗岳的另一部著作《打手歌》,是修定陳王廷的四句《打手歌》而成的。既然王宗岳能修定陳王廷的打手歌,他作的《太極拳論》自然也是根據陳王廷的理論得來的了。現在有少數人,步唐豪後塵,也把明朝的王宗岳說成清朝人,目的就是讓這位太極拳先師、太極拳理論家,為後輩弟子陳王廷幫忙,樹太極拳弟子為太極拳祖師。不曉得王宗岳的在天之靈,作何感想! 然而歷史就是歷史,絕不是某些人手上的橡皮泥,也不是胡適之先生說的可以更換的衣服。王宗岳寫《太極拳論》和《打手歌》時,陳王廷還沒出生呢,怎麼可能修定陳王廷的東西呢?照實際情況,王宗岳是陳王廷的師爺,唐豪先生卻把師爺變成徒孫的弟子,真是說謊高手。這裡使人想起相聲大師侯寶林的《關公戰秦瓊》,把兩個朝代的人拉到一起,除了「搞笑」還能有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