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式拳法

 我來自傅式拳法,但屬於Bow Sim Mark 派,因為我的老師是跟他一起練拳的。這些年來,我跟Victor 做過一些私人訓練,但大多是八卦掌。

傅氏太極拳多為組合拳,傅振松最開始學的拳法是陳式太極拳,是村里聘請的陳延熙教他的,後來又跟隨賈鳳猛、馬貴學習八卦掌,用長矛保衛了村子,擊退了大約三十名武裝匪徒,因此小有名氣。

後來,他因與李景林將軍的友誼而擔任軍隊八卦掌教師,之後又透過武術與楊澄甫和孫祿堂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作為同儕而非學生)。

由於與孫祿堂的友誼,傅志偉看著孫祿堂在自己對吳(郝)太極拳、八卦掌和形意拳的積累的基礎上創造了自己的太極拳風格,傅志偉也因此受到啟發,在自己的八卦掌、陳式和楊式(通過程府拳)背景的基礎上創造了自己的太極拳版本。事實上,基本形式(實際上比所謂的「高級」形式更高級,稍後會詳細介紹)幾乎是楊式的,但強調確保一切都像八卦掌一樣在兩側進行。還有更多的頭頂雲變化方法,因為他提供了八卦掌的個人特色,還有指點擊打,偶爾還有孫式的形意半步。

所謂的傅式高級太極拳,我試圖提供一個不偏不倚但更平衡的背景(如果您不同意,我絕對歡迎討論,如果您真的是太極拳社區的一員,我們都遵循相同的原則) ,因為我也有廣泛的吳式太極拳背景,是由孫子維克多·傅創建的。雖然它包含許多具有挑戰性的姿勢,肯定可以從外部發展身體,但我個人認為「高級」在太極拳框架作為內部武術的背景下是一個誤稱。所以我把它歸咎於行銷,因為你在外面做的越多,你在裡面做的就越少,這使得「高級」太極拳成為一種外部練習,更基本的是從外部鍛鍊身體。然而,除非你已經透過所有太極拳家族告訴你的先決條件站立冥想從內部打開了你的身體……否則它與任何家族的快速練習形式沒有什麼不同:如果你還沒有氣,那麼作為一門內部藝術是沒用的。

Victor 在年輕時接受過這種訓練,他肯定有氣,我感受到了他的內功,他的能量是堅硬的內能。所以當他做「高級」形式時,他可以稱之為內功,因為他已經打開了自己內心,但如果你沒有氣,它就不是內功,這就是我要說的。它對靈活性有好處,但你會發現很少有精通太極拳的人認為它作為真正的太極拳有優點,更不用說任何高級的東西了。太極拳的高級品質幾乎從來都不是在運動和應用的外在品質中,然而,它們在某種程度上肯定與身體的外部發展有依賴性和關係。

*如果聽起來是這樣的話,我並不是在貶低Victor 的“高級太極拳”貢獻,我只是試圖為那些不熟悉傅氏風格、來自其他武術的人,或者那些可能只接受過Victor 的訓練,從未探索過其他太極拳流派的人提供背景資訊。此外,因為形容詞「高級」的使用帶有大量的包袱和期望,我認為這些包袱和期望並不能最好地代表Victor 真正希望透過這項貢獻實現的目標,而且這不應該僅僅因為他不是英語母語人士而貶低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