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趙堡原寶山宗師
原寶山
羊年春節剛過,噩耗傳來,西安趙堡太極拳鄭悟清拳法研究會會長、武當山拳法研究會理事、研究員、「武當百傑」之一原寶山先生,不幸於2月7日與世長辭,這是我國太極拳事業之一大損失。身為友人,我倍感悲痛與惋惜!
寶山先生為弘揚武當武術和趙堡太極拳,奮鬥六十載,兢兢業地奉獻,取得世所矚目的成績。特別在晚年,更加用功創辦西安趙堡太極拳鄭悟清拳法研究會,廣收門人弟子,並在《武魂》雜誌公開聲明,義務為國人授拳,來者歡迎。這無私的風格,難能可貴。原先生不顧年事已高,鞠躬盡瘁,奮筆著書,出版《武當趙堡太極拳大全》(第一、二版),錄製趙堡太極拳75式和推手的錄相帶、VCD光盤,在全國發行推廣。中央電視台「聞雞起舞」欄目,也將其教學光碟向全國播發,影響面廣,獲得愛好者的讚譽。
他對太極拳源流、太極拳古譜、太極學說等,均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趙堡太極拳從被人遺忘,被人壓制,到重新崛起,成為聞名全國的六大派(趙堡、陳、楊、武、吳、孫)之一,寶山先生出力甚多。當然這項功績,也是他與其他的趙堡太極拳名師共同努力的成果。上一代的鄭悟清、鄭伯英、杜元化做出很大貢獻,當代的王海洲、趙增福、米蘊華、劉會峙、盛建海等名師,也對弘揚趙堡太極拳作出巨大貢獻。原寶山先生除了弘揚拳法,在我國太極拳源流的正本清源上,晚年也投入了主要精力,初步使國家和人民認識了唐豪顧留馨所鼓吹的虛偽拳史。國家體育總署在2002年設立《太極拳源流與發展研究》的課題,就是要檢討唐顧的論點,重新作出正本清源的結論。而於此,原寶山先生功不可沒。
我和原寶山先生本不相識,至今也未曾相晤,但在太極拳源流的研究中,志同道合,通信五年,結成莫逆之交。我深感原先生的人品可敬,一心為公,正氣凜然,助人為樂,是我學習的榜樣,他給我的研究以很大的幫助。
我是楊式太極拳的門人,原與趙堡太極拳素不相識,對趙堡的拳史了解甚淺,僅從書本和其它資料中認識了一點皮毛。如我在初期發表的源流論文,雖在大方向上肯定明代的太極拳史正確無誤。但細節資料,仍有不足或錯誤。原寶山先生很注意我的研究,找到我的通信處,主動來函表示交友之情,有如兄長之關懷小弟。五年通信中,他複印了不少寶貴資料,歷史證據,主動贈予。使我後期的研究得到迅速的發展。 1999年,我草寫的《北派太極拳源流揭謎》(初稿)就送給他審閱和指正,得益匪淺。 2001―2002年,原先生和我合作,編纂《古今太極拳譜薈萃》一書,他挖掘了趙堡的大批罕不為人知的古譜,填補了古譜的空白。清雍正六年,王柏青編著的《太極秘術》是一份重要的古譜和史證,是陝西銅川的王寰川部分寄給《武當》,發表後引起原寶山重視,再由原寶山先生得其全譜,送交趙堡太極拳總會,這一古譜為正本清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原先生為《古今太極拳譜統合》的出版,與西安、北京的出版單位奔波聯繫,不遺餘力。為的是什麼?因為現有的太極拳譜著作,許多存在源流上的明顯缺憾,如把明代王宗岳的經典拳譜,說是“清王宗岳著”,其中對楊祿禪傳出的王宗岳拳譜,註釋為“偽譜”,“竄改武禹襄著作”,把是非混亂了。所以必須把古譜的真正作者及其時代,一一澄清,把假的「太極拳譜」(如拳經總歌)刪除,補上近年來挖掘的古譜和現代拳頭,才能適應新的形勢。原先生對歷史嚴謹負責,實事求是。其治學之道是求真務實,難能可貴。
筆者在馬年除夕,以電話向他拜年,在電話中仍不忘工作。原先生年事已高,身體欠佳,又積勞成疾,為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形象將成為後輩學習的典範。
寶山先生為弘揚武當武術和趙堡太極拳,奮鬥六十載,兢兢業地奉獻,取得世所矚目的成績。特別在晚年,更加用功創辦西安趙堡太極拳鄭悟清拳法研究會,廣收門人弟子,並在《武魂》雜誌公開聲明,義務為國人授拳,來者歡迎。這無私的風格,難能可貴。原先生不顧年事已高,鞠躬盡瘁,奮筆著書,出版《武當趙堡太極拳大全》(第一、二版),錄製趙堡太極拳75式和推手的錄相帶、VCD光盤,在全國發行推廣。中央電視台「聞雞起舞」欄目,也將其教學光碟向全國播發,影響面廣,獲得愛好者的讚譽。
他對太極拳源流、太極拳古譜、太極學說等,均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趙堡太極拳從被人遺忘,被人壓制,到重新崛起,成為聞名全國的六大派(趙堡、陳、楊、武、吳、孫)之一,寶山先生出力甚多。當然這項功績,也是他與其他的趙堡太極拳名師共同努力的成果。上一代的鄭悟清、鄭伯英、杜元化做出很大貢獻,當代的王海洲、趙增福、米蘊華、劉會峙、盛建海等名師,也對弘揚趙堡太極拳作出巨大貢獻。原寶山先生除了弘揚拳法,在我國太極拳源流的正本清源上,晚年也投入了主要精力,初步使國家和人民認識了唐豪顧留馨所鼓吹的虛偽拳史。國家體育總署在2002年設立《太極拳源流與發展研究》的課題,就是要檢討唐顧的論點,重新作出正本清源的結論。而於此,原寶山先生功不可沒。
我和原寶山先生本不相識,至今也未曾相晤,但在太極拳源流的研究中,志同道合,通信五年,結成莫逆之交。我深感原先生的人品可敬,一心為公,正氣凜然,助人為樂,是我學習的榜樣,他給我的研究以很大的幫助。
我是楊式太極拳的門人,原與趙堡太極拳素不相識,對趙堡的拳史了解甚淺,僅從書本和其它資料中認識了一點皮毛。如我在初期發表的源流論文,雖在大方向上肯定明代的太極拳史正確無誤。但細節資料,仍有不足或錯誤。原寶山先生很注意我的研究,找到我的通信處,主動來函表示交友之情,有如兄長之關懷小弟。五年通信中,他複印了不少寶貴資料,歷史證據,主動贈予。使我後期的研究得到迅速的發展。 1999年,我草寫的《北派太極拳源流揭謎》(初稿)就送給他審閱和指正,得益匪淺。 2001―2002年,原先生和我合作,編纂《古今太極拳譜薈萃》一書,他挖掘了趙堡的大批罕不為人知的古譜,填補了古譜的空白。清雍正六年,王柏青編著的《太極秘術》是一份重要的古譜和史證,是陝西銅川的王寰川部分寄給《武當》,發表後引起原寶山重視,再由原寶山先生得其全譜,送交趙堡太極拳總會,這一古譜為正本清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原先生為《古今太極拳譜統合》的出版,與西安、北京的出版單位奔波聯繫,不遺餘力。為的是什麼?因為現有的太極拳譜著作,許多存在源流上的明顯缺憾,如把明代王宗岳的經典拳譜,說是“清王宗岳著”,其中對楊祿禪傳出的王宗岳拳譜,註釋為“偽譜”,“竄改武禹襄著作”,把是非混亂了。所以必須把古譜的真正作者及其時代,一一澄清,把假的「太極拳譜」(如拳經總歌)刪除,補上近年來挖掘的古譜和現代拳頭,才能適應新的形勢。原先生對歷史嚴謹負責,實事求是。其治學之道是求真務實,難能可貴。
筆者在馬年除夕,以電話向他拜年,在電話中仍不忘工作。原先生年事已高,身體欠佳,又積勞成疾,為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形象將成為後輩學習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