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網址:太極拳源流問答-原始太極內家拳掌門談太極作者:魯西才子
太極拳源流問答-原始太極內家拳掌門談太極 問:關於太極拳的起源比較公認的說法是陳王廷編創了太極拳,先生對此有何看法? 答:這種說法毫無史實根據。這種說法之所以能得到比較多的公認是因為現在社會上流行的陳、楊、吳、武、孫、趙堡等幾大流派太極拳均源自河南溫縣。 問:為什麼先生說陳王廷編創了太極拳的說法毫無史實根據? 答:陳王廷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人,說其是太極拳創始人的主要依據就是其《遺詞》中說的:「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寇,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 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餘閒,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這裡只提到他“悶來時造拳”,並未說造的是太極拳。如果他沒有留下他創拳的理法,還可以猜測他創的可能是太極拳,然而他卻偏偏為子孫留下了他創拳的理法《拳經總歌》。他到底造的是什麼拳可以從作為其創拳理法的《拳經總歌》中得知,在其《拳經總歌》中並無半個太極拳的字樣,也根本找不到被陳式太極拳和各派太極拳奉為太極拳核心綱要的「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太極拳十三總勢的半個字樣。其《拳經總歌》也從未被包括陳式太極拳在內的各派太極拳當過太極拳練拳的經典,相反,太極拳一詞和其核心綱要「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十三總勢卻首次出現在一個跟陳家溝毫無血緣關係的外姓人王宗岳寫的《太極拳譜》中,王宗岳的《太極拳譜》卻成了各派太極拳練拳的經典著作。從上可知陳王廷可能創過拳,但並非太極拳。 另外,如果陳王廷真的創了太極拳,至少在陳家溝應該有明確的記載,並且歷代陳家溝的拳師都應尊其為鼻祖或祖師,予以供奉。而事實卻是包括陳發科在內的以前歷代陳家溝的拳師都不知道他們練的太極拳創於何人。陳家溝的太極拳理論和拳史大師陳鑫編寫的《陳氏太極拳圖說》是陳家溝留下的唯一最全面、最系統介紹陳氏太極拳拳史和拳理的經典之作。可是陳鑫卻在書中說陳氏太極拳是陳氏第一代始祖陳卜所創。可見,在此之前陳家溝從無陳王廷創拳之說。在《陳氏拳械譜》「文修堂本」中亦有「民國十七年九月二十二日,歲貢生縣丞行年八十歲,陳鑫字三號應五,別號安愚謹志」的跋文一篇,其文中有言「…要之,陳氏之拳,元朝已有大名。我始祖在明初即有大名,非蔣氏所教。至陳奏庭時,前明成手,不可勝數。陳奏庭以後,成手亦不可勝數。陳奏庭當老夫子。時,道統之深又不如陳奏庭,何得胡言亂語,啟人疑惑?嗣後決不可言陳氏拳法傳於蔣氏。人宗幸。可見當時在陳家溝一直有「陳氏拳法傳於蔣氏」之說。奇怪的是唐豪和顧留馨兩個外姓人來陳家溝考察一趟後,隨著官方的定論,陳家溝就改變了歷代的說法,一下就變成了太極拳由陳王廷所創。豈不是前後自相矛盾。 此外,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就是中國的太極拳除了有源自河南溫縣的陳、楊、吳、武、孫、趙堡幾大流派外,還有一些太極拳流派和溫縣傳出的太極拳毫無淵源。如李瑞東先生學的江南派太極拳,楊少侯、吳鑑全所見的宋書銘練的太極拳,還有更典型的猶龍派武當太極拳等等。尤其是猶龍派武當太極拳,其形、其神和練拳要領與練法獨具一格,和溫縣傳出的各派太極拳皆不相同。明眼人一看就知其與溫縣傳出的各派太極拳毫無淵源。 因此,太極拳並非源自某一地,也並非創自某某人。精確地說法應該是某派太極拳源自某一地,創自某某人。 Q:陳家溝世代習武,太極拳又是從陳家溝傳到社會,怎麼解釋呢? 答:陳家溝世代習武不是從陳王廷開始的,早在陳家溝陳式第一世陳卜時代就開始了,但他們練習得並非太極拳,這從陳家溝留下的《陳氏拳械譜》中即可以看出。根據史實證,陳家溝真正有太極拳是從陳家溝第十四世陳長興開始的,太極拳也是從陳長興時才開始公開傳播的。但太極拳並非陳長興所創。 問:既然陳家溝的太極拳是從陳長興時開始有的,並由陳長興開始公開傳播的,先生有什麼根據說太極拳不是陳長興所創? 答:陳長興是清乾隆年間(1771-1853)人,其傳太極拳是在晚年,而和他在同一時代卻比他年長一代有餘的山西人王宗岳(1736-1795)在他以前就精於太極拳是不爭的事實,這從王宗岳留下的《太極拳譜》可以得到證實。另外,陳長興本人非但不承認太極拳是他所創,也並不承認是陳王廷所創,當時在陳家溝並無陳王廷創太極拳之說,都承認太極拳是由外傳至陳家溝的。太極拳起源於陳家溝和陳卜或陳王廷創太極拳之說是陳長興和陳清平以後的陳氏後人發明的。 問:先生說陳長興時在陳家溝並無陳王廷創太極拳之說並承認太極拳是從外傳至陳家溝的,有何根據? 答:這從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的外甥李亦畬留下的《李亦畬論太極拳》可以證明。 《李亦畬論太極拳》中一開始就寫到:「太極拳不知始於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後傳至河南陳家溝陳姓。」李亦畬跟武禹襄學太極拳二拳二拳。十餘年,並是武禹襄的衣缽繼承者,他的太極拳起源說當然來自武禹襄。而武禹襄的太極拳起源說則來自陳長興、陳清平和楊露禪。這從武禹襄先學拳於楊露禪,後到陳家溝求學於陳長興,又由陳長興介紹給陳清平的史實中可以得到證實。如果當時陳長興、陳清平、楊露禪都說太極拳起源於陳王廷或陳長興和陳家溝,李亦畬還能那麼寫嗎!可見,當時在陳家溝並無陳王廷創太極拳和太極拳起源於陳家溝之說。 問:請問先生,在陳長興時陳家溝的太極拳就有老架、新架,又做何解? 答:最初陳長興在陳家溝傳太極拳時並無新架、老架之分,因其放棄了陳家溝祖傳的拳法,而傳太極拳,曾遭到其族人的鄙視和排擠,後因其徒楊露禪在外使太極拳名聲大震,來陳家溝求學朝拜者日益增多,其同族人才對其另眼相看,開始棄祖傳拳法而跟他改學太極拳。這就是為什麼陳家溝原有的拳法會失傳的原因,也是現在陳氏後人所說的所謂「陳長興將陳王廷所創的七種拳套由博返約」的史實。當時在陳家溝和陳長興同輩的同族人陳有本、陳有恆二人把陳長興傳的太極拳中難度大的、複雜的技術加以簡化和改造而創編了一個新式拳,也就成了新架,陳長興的拳架自然也成了老架。 問:依先生之見陳長興的太極拳學於何人? 答:陳長興的太極拳應該是學於王宗岳一脈。從史實上看,王宗岳在乾隆五十五年至六十年曾寄寓河南洛陽、開封一帶,而陳長興以保鏢為業,經常外出走鏢,遇上王宗岳或王宗岳的傳人,從其學拳的可能性是有的。另外,王宗岳寫的《春秋刀殘譜》和陳家溝傳下來的《陳溝春秋刀譜》相同。王宗岳寫的《太極拳譜》中的「打手歌」和陳家溝傳下來的「打手歌」一節也相同。這兩件事也有力地證明了陳長興的太極拳確實可能學於王宗岳一脈。如果陳家溝在王宗岳以前就有太極拳,那麼,請問太極拳一詞和作為太極拳八綱、五步的「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出自王宗岳以前的陳家溝哪部拳術經典? 問:能否說王宗岳是太極拳的創始人? 答:從《李亦畬論太極拳》可以看出王宗岳並非太極拳創始人。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王宗岳創太極拳的史實根據。 問:有人說五大太極拳流派以外的趙堡太極拳早於陳家溝的陳式太極拳,先生對此有何看法? 答:此說並無可靠的史實根據。關於趙堡太極拳,陳式太極拳和趙堡太極拳的傳人有不同的說法。陳式太極拳的傳人說趙堡太極拳是陳式第十五世陳清平婚後遷居到趙堡鎮後把陳式太極拳帶過去的。而趙堡太極拳的傳人說陳清平的太極拳學自趙堡而非陳家溝,陳清平不是陳式太極拳的傳人而是趙堡太極拳的主要傳人。可見,趙堡太極拳起源的關鍵爭論在陳清平的太極拳來自何處?我的看法是陳清平的太極拳來自陳家溝,而非趙堡鎮。我的根據之一是武禹襄到陳家溝求學於陳長興,陳長興年事已高,無法教拳了,把武禹襄介紹給了住在趙堡鎮的陳清平。試想如果陳清平不是陳式太極拳的傳人,而是趙堡太極拳的傳人,陳長興能把武禹襄介紹給陳清平嗎?我的根據之二是既然武禹襄學於陳清平,如果陳清平是趙堡太極拳的主要傳人,而不是陳式太極拳的傳人,趙堡太極拳又早於陳式太極拳,又有清晰的太極拳源流,《李亦畬論太極拳》中一開始能寫到:「太極拳不知始於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後傳至河南陳家溝陳姓」嗎?可見陳清平是陳式太極拳傳人,而非趙堡太極拳的傳人,在陳清平時也根本沒有現在的趙堡太極拳起源之說。 另外,陳家溝和趙堡鎮相鄰,也可能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太極拳是由外同時傳入陳家溝和趙堡鎮。 問:先生為什麼在太極拳源流考證上很重視《李亦畬論太極拳》呢? 答:因為李亦畬是武禹襄的外甥,從武禹襄學拳二十餘年,是武禹襄的衣缽傳人,他的太極拳源流考證源於武禹襄。而武禹襄是先師承楊露禪,再到陳家溝求學於陳長興,最後從學於趙堡鎮的陳清平,他是當時楊露禪、陳家溝的陳長興、趙堡鎮的陳清平關於太極拳源流之說的直接見證人。另外,他的說法之所以可靠,是因為當時其他人都是以教拳為生,只有武禹襄和李亦畬因家境富裕,不以教拳為生,他們的拳只在自己家內流傳,根本沒有說謊的必要。王宗岳的《太極拳譜》是武禹襄收藏流傳的,在他以前《太極拳譜》並未在世上流傳,可他並沒有把《太極拳譜》歸為自己所作,而是實事求是地說是王宗岳所作。由此可見,武禹襄和李亦畬其人是誠實可信的。 問:還有人說太極拳起源於武當的張三豐,先生對此有何看法? 答:太極拳起源於張三豐之說並無確切的史實依據。宋代張三峰為武當丹士之說,宋、元、明三代並無史料可據。黃黎洲的內家拳「蓋起於宋張三峰,三峰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夜夢玄帝授之拳法,闕明,以單丁殺賊百餘」之說,如此荒誕,可信嗎?即使可信,該說並未說「玄帝授之拳法」是太極拳。此外,此說無論在正史,或野史,均無記載,毫無史實的出處。明代的張三豐,據《明史·方伎傳》記載,「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以其不修邊幅,又號張邋遢。」但《明史》又說:「或言三豐金時人,元初與劉秉忠同師,後學道於鹿邑之太清宮」。史料中並無張三豐創太極拳一說。 大凡持張三豐創太極拳之說的太極拳流派大都說張三豐是觀蛇、鵲相鬥而悟創出太極拳。而縱觀當今各太極拳流派演練的太極拳既無蛇、鵲相鬥之形,又無蛇、鵲相鬥之神。因此,即使真是張三豐觀蛇、鵲相鬥悟創了太極拳,也和當今各派的太極拳無關。在所有的太極拳流派中和蛇、鵲相鬥相像的太極拳只有猶龍派武當太極拳。但該拳能查到的最早史實是清朝光緒年間武當道人裴遠臣(道號元辰)由南方來到北京,將該拳傳給了司新三,並說該拳由張三豐祖師所創。但裴遠臣真正的師承來歷和該拳以前的歷代師承都無史實可以考證。 答:從《李亦畬論太極拳》中可以看出,當時連陳長興、楊露禪、陳清平、武禹襄都不知道太極拳創於何人?他們並沒有在拳史上做無謂之爭,而是把拳練到最好並使太極拳在他們手上發揚光大,從而使他們自己掌握的太極拳完整地傳給了後人。他們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大家沒有必要在沒有確切史實依據的情況下各執一說,只要知道自己練的太極拳傳自何人並能把它真正練好和發揚光大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