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寶山
自序
1929年我生於武當太極拳發祥地溫縣趙堡,幼時隨叔父原成學祖傳趙堡太極拳。 1938年日寇侵華時移居西安後,拜趙堡太極拳第十代宗師鄭悟清先生為師。鄭老師常把我介紹給師兄弟們說:「這就是我給你們說的神手張彥的師兄原複孔的後代。」師兄弟們對我倍加熱情,因我沒有一技之長,反而有些難甚。鄭老師察知我的心情,親切的說:「寶山呀!你祖上是咱趙堡有名的拳師,你一定要學好本事,為咱趙堡爭光。」在鄭老師的教誨下,我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學習太極拳上。鄭老師對我要求很嚴,要求我耍架時,手腳式式到位,不貪不欠,手不離中,按規範尺寸走架。兩年過去了,有一天晚上,鄭老師手拿筆記本,對我說:「這是咱趙堡從蔣發起,歷代秘傳的太極拳經論、歌訣,從不輕易示人。你的拳架有點規範了,可以理論結合實際,把拳論貫穿在套路的始末,再下幾年功夫,幹吧! 」鄭老師的這番鼓勵性教海,使我非常歡欣,力求融會貫通。幾十年來,我堅持理論實踐結合,研習太極拳健身、防身、搏擊之術,使我深深感到,武當內家拳是“內外兼修”,內涵較深的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它的歷史淵源流長,亦激發我對太極拳的源流進行考證,查閱眾多資料,撰文《陳鑫考》、《蔣發生卒考》、《楊班候師承考的補疑》等多篇論文,發表於《中國太極拳》、《太極》等雜誌。
當今太極拳盛行全球,健身型、藝術型、競賽型、音樂型、舞蹈型以及氣功型等等的太極拳廣泛流行,為全民健身運動起到了全面促進作用。但對武當「內外兼修」的健身、搏擊拳技,深研較少,致使武當太極拳絕技,將有湮沒的可能。為了挽救中華民族文化遺產,弘揚太極拳的健身、防身、益壽延年、技擊搏鬥的武當絕技,根據太極拳界的朋友與趙堡太極拳受好者的要求,已著《武當趙堡太極拳》、《武當趙堡太極拳推手、散打》書的同時,錄製成兩種教學像帶,發行海內外。為適應科技發展與健身、防身、搏擊格鬥之需,中央電視台「聞雞起舞」節目精選製作《太極健身功》、《武當趙堡太極拳》、《太極拳搏擊術》系列趙堡太極VCD教學光碟發行。 《精武》雜誌2000年為我出了《武當趙堡太極拳》專輯。
為了更全面地將武當趙堡太極拳的源流、拳藝、拳論廣傳於太極拳愛好者,在本門師兄弟們的大力支持下,著成《武當趙堡太極拳大全》一書。書中突顯了趙堡太極拳第十代宗師鄭悟清老師所傳的技擊秘法技藝,結合自身多年實踐,系統地說明了太極拳在健身、防身、推手、散打、搏擊實戰中的具體應用;在太極拳理論方面,從張三豐傳授拳論開始,王宗岳、蔣發、邢喜懷一代一代均有論著,有不少拳論從未面世。系統而全面的將趙堡太極拳十幾代宗師的拳論錄於書中,也將太極拳譜的流傳與傳遞澄清歷史;對武當趙堡太極拳源流、演變與發展,以歷史事實為依據作了正確的評述,趙堡太極拳應歸屬武當,正本清源。
“精”,就精在拳論完整,姿勢規範,技術手法全面,搏擊格鬥、擒拿招招實用。拳架始末以“內外兼修”,圓與弧形纏繞旋螺的陰陽變化,“以靜制動”,順其自然,引進落空為太極精髓。更突出的是在所出的太極拳書中,此書是難得的理法、養生、防身技擊、《週易》、《兵法》與太極拳的融合以及太極拳的源流的真實性與全面性,完整顯示了太極拳的大全。
僅以此書獻給廣大太極拳愛好者,以飧讀者。相信此書的出版發行,對於促進全民健身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發揚廣大傳統的中華武術的搏擊實戰,把中華武術推向世界,躋身世界體壇,都有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誠如此願,吾心足矣。
豫溫趙堡太極拳人原寶山
2001年3月
《武當趙堡太極拳大全》第二版增補說明
偉人毛澤東在《祭黃帝陵文》寫道:「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胃衍禮綿,岳峨河浩。聯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太史公司馬遷也在《史記》寫道:「西北拘而演《週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舉目中外,歷史浩蕩不絕而又著述豐富造福後代無窮者,唯我中華!早種而晚收,集歷代文化之大成者,乃太極拳!
我懷著三國時代曹孟德「志在千里」和「壯心未已」的奮鬥精神,寫出了《武當趙堡太極拳大全》的第一版。書出版發行後,受到了武術界與太極拳愛好者的熱烈歡迎,收到了眾多的信函、電話。對此書作了很多方面的好評,尤其指出:該書是一本難得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太極拳好書,更是一本世所僅有的完整太極拳理論專著總彙。由此,將古老而又真正的趙堡太極拳的光輝形象,推向了人類的歷史舞台,帶來了一場雄偉壯麗的太極拳革命!
革命導師恩格斯說:「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人類歷史或我們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逞現在我們的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繫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其中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動的、不變的,而是一切都在運動、變化、產生和消失。 、兵法章節內容後,推出了第二版。在新版中,更闡明了太極拳是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必然結晶和最高體現這一觀點。太極拳屬於中國,更屬於世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新版問世之際,感謝世界圖書出版公司焦氍本編緝的各項熱情支持,海南省好友李師融和青島弟子劉漢,也為寫作本書作了很多的貢獻,一併致謝!新年伊始,春風襲人,願與各界讀者共勉;為中華民族的「飛龍在天」而備鬥!
作者原寶山於庚辰年春